新闻中心
学会动态
12月22日,由广东省生态学会、华南农业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北回归线带农耕文明溯源与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成功举行。来自生态、农史、教育、文博、文旅等领域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研究生等20多人汇聚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会上大家认真学习《求是》杂志12月1日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大家围绕会议主题,对中华文明溯源表示了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拟进一步携手跨系统、多学科的力量,协力推动北回归线地区农耕生态文明历史研究,及其农耕文明历史地位的科学评价,以农耕生态文明溯源,促进滋养了中华民族5千多年的文明、上万年的文化历史长河源流相接。为更有力地发掘和弘扬北回归线传统文化,助力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粤 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北回归线是地球热带与北温带分界线,中国北回归线地区自古以来拥有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传统:有关科研团队,经过对广东英德牛栏洞文化遗址多年研究,提出了华南种植水稻历史长达1.2万年的依据;被列入2018年全国考古十大成果之首的广东英德清塘文化遗址发现了1万年到2.5万年的丰富文化遗存,甚至我国自古以来盛传盘古为“三皇五帝”之前的创世之王,近古记载盘古王和盘古国与古南海郡关系密切等信息引起关注。
座谈会由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段舜山教授主持,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周艳华和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研究基地主任王福昌教授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致辞,华南农业大学前校长骆世明教授和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章家恩教授做了主旨发言,谢正生教授、邹发生研究员、王福昌教授、陆玲副研究员和梁达平高级政工师等做了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在会前参观了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博物馆,华南农业历史渊源深厚,水培作物、以虫治虫和桑基鱼塘等古代农业生态创新成就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
- 2021/12/132021广东(狮岭)盘古文化论坛召开
- 2020/12/02转载:院士谈生物多样性保护:希望大湾区发挥领军作用
- 2024/01/06《生态科学》创新绩: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 2021/12/24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从化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
- 2024/01/09学会秘书长受邀参加“盟动科普·翱翔广州” 广州科技传播联盟科普游媒体行活动
- 2021/12/282021年广东省生态学会学术年会召开
- 2020/12/02转载:专家共议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
- 2024/01/17广州科学传播大使|蔡卓平:科研和科普相融,理论与实践并行,扎实推进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