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会员之家
科普:了解水的基本特性
来源:本站 作者:蔡博士 日期:2019/4/18 浏览:0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水球”,水覆盖了地球面积的71%左右。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水,每天都要跟水“亲密接触”,可是,你对水的基本特性了解吗?水(H2O)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但当举起一杯水,你不会看到氢元素和氧元素,看到的却是一种清澈的液体化合物,这个就是水。正常的水,是无味、无臭、无色、透明的,在1个大气压下,温度为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为最大,数值是1.0×103千克/立方米。自然界中的水存在于3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态”通常会发生转换,当中决定的因素就是温度。在1个大气压下,温度0摄氏度就是水的冰点,100摄氏度就是水的沸点,即低于0摄氏度时,水为固体;0—100摄氏度时,水为液体(一般情况下水呈液态);高于100摄氏度,水为气体。例如,我们将一瓶液态的纯净水放进冰柜,一段时间后,拿出来就发现它变成了一瓶固态的冰坨,这就是因为冰柜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使得液态水凝固变成固体。而用水壶烧开水时,可以看到有气态产生,这就是因为水受到加热由液态变成气态。前面说过,通常水是没有颜色的,可是大海(或者水层很厚时)看上去却是蓝色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广东省生态学会 蔡卓平)
相关文章
- 2019/10/03科普图画: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2019/08/01科普:科学认识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 2019/12/03科普图画: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 2020/04/22申请入会
- 2019/05/10科普:蓝藻水华的微囊藻毒素
- 2019/12/30科普图画: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口问题
- 2019/04/18科普:了解水的基本特性
- 2020/09/20科普:一起努力 共同抗疫

